盘点中国互联网史上至关重要的10家公司
通过对互联网18年发展史的梳理,我发现,市值大的企业往往都对互联网做出重要贡献,可市值却并非衡量其贡献的唯一标准。在19年的历史中,有很多公司来来去去,有的做大了,有的倒下了,也有的正处在困难境地,但时间并不能抹杀它们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贡献,它们所做的一切,应该被后人铭记。
只要是接触互联网时间比较久的业内资深人士,相信他们会接受这份名单的客观性的。名单中的每一家公司在互联网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,时至今日过往荣辱云烟,但我们要更为客观、公正的评价名单中每家公司的意义和贡献,而不能完全以成败论英雄。尤其瀛海威,就如同英雄辈出的保健品行业一样,三株永远都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巅峰,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一样,而不是拿钱来这里做广告的。
在这10家企业中,不包含难以界定的电信运营商,且排名不分先后。
1、瀛海威
了解过瀛海威历史的人,都会在内心发出一声叹息,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家明星公司,其短短几年的历史,读来惊心动魄。辉煌时的瀛海威,在中关村竖起的那块广告牌,是互联网18年历史中屡屡为人津津乐道的事情。有很多人认为,向北1500米处是瀛海威的的公司总部,其实那块广告牌指向的是瀛海威的科教馆,那是用来面向普通人做互联网普及的地方。
在互联网发展道路无可借鉴的1996年,各种条件都缺乏,连用户都很稀缺。瀛海威只能凭一己之力奋勇搏杀,一个企业担负了寻找发展道路,开拓商业模式,争取政府支持的重担,甚至连市场培育,用户教育这些本该属于社会的事情,瀛海威也承担下来了。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批基础用户,都是通过瀛海威而走向互联网的,这对于未来至关重要。
瀛海威最终的失败,本身就是对互联网的一个重大贡献,后来者如新浪和搜狐等企业,接受教训将ICP作为主要方向,而在与瀛海威博弈中获胜的电信运营商,也反思起过往的政策,逐渐建立起与民营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存的机制和模式,这对中国互联网其后17年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。
2、新浪网
新浪网不是一家非常大的公司,但无疑是中国互联网上最重要的一家公司。这家脱胎于一个简陋论坛的公司,在引领中国门户网站发展壮大方面,做出了卓越贡献。互联网发展之初,业务模式的方向不像现在这么清晰,做ICP很难见到钱,做ISP拥有巨大的现金流水,却会遭遇与运营商的艰苦博弈。之前走向ISP方向的263,原本也是一家很优秀的企业,但方向错了,以至于最终走向平庸。
早期的门户,就是一些网站链接的集合,从新浪网开始,逐步建立起一套利用新闻发布获取流量,然后再用展示广告将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。这个流程看似简单,建立起来非常不容易。首先不具备新闻资质的门户要去上游如新华社购买新闻资源,然后对其进行加工后发布出去,通过修改标题使之更具可看性等方法,获取比新闻源头更高的访问量,并将之变现。
新浪网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如富士康代工厂一样的生产流程,对编辑业务的各个环节做出界定,制定出标准,使得生产能形成规模。新浪网的这套业务模式,很快在门户中流行起来,一个庞大的门户群体逐渐形成,门户也得以成为过去10年互联网最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