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难发生的时候,应该具备的一些科学常识

空难发生的时候,应该具备的一些科学常识

据统计,全世界每年死于空难的约1000人,一旦发生飞机失事,幸存者却寥寥无几。但在这种紧急情况下,采取一些合理措施,仍可提高生还的概率。

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N370航班失去联系的消息,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。

空难发生的时候,应该具备的一些科学常识

以下为腾讯科技整理的关于空难的一些科学常识:

1、飞机失事常十分突然,来不及向旅客发出警告,因此乘客应懂得飞机失事的各种预兆:

·机身颠簸;

·飞机急剧下降;

·舱内出现烟雾;

·舱外出现黑烟;

·发动机关闭,一直伴随着的飞机轰鸣声消失;

·在高空飞行时一声巨响,舱内尘土飞扬,这是机身破裂舱内突然减压。

 

视频:97南航空难黑匣子录音。

 

 

2、飞机高空解体:在空中永远要系紧安全带

如果遇到高空解体的状况,不论坐在飞机的哪一个部位,生还希望都很渺茫,但即便生还的机率渺茫,也要在空中系好安全带。不然的话,飞机尚未坠地,在空中翻滚的过程中,乘客就已经在机舱中被来回撞击丧命了。

 

3、起飞失事:数数座位离紧急出口差几排

起飞后失事有可能是因为飞机出现故障或遭遇恶劣天气。如果出现故障却没有爆炸起火,机上乘客有可能全部获救;如果遭遇恶劣天气特别是从空中下降到地面的气流,飞机就会坠毁。

无论哪种原因,乘客在起飞前应观察紧急出口在哪里,尽量数一下从你这排座位到出口那排座位之间有多少座位,这样即使看不见,你也能知道什么时候赶到了紧急出口位置。

 

4、降落坠毁:坐在机尾较为安全

一般飞机在降落时头稍低,这时机头最容易遭到撞击,机尾则完好无损,这种状况下,坐在机尾的座位是最安全的。

比如2010年的的利比亚空难,机身完全粉碎,只有机尾基本保持完整,机上除了一名8岁男童外,其他乘客全部遇难。一些专家认为那名幸存的男童应该是坐在机尾部份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