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数字分析】中国人为何爱存钱?
江苏一农商银行之前谣传快要倒闭,近千人跑去取钱。短短几天就取走了7000万。虽说只是谣传,但也看出我们对把钱存入银行也不是那么放心了。
即便这样,中国也是储蓄大国,大部分人领了工资,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半的钱存入银行。父母从上学到工作就不停提醒我们,存折上有了钱,人才会有底气。
可说到底,我们为什么要存钱?
中国储蓄率:51%
去年8月,中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43万亿元,相比十年前增长了3倍有多,人均储蓄额更达到3.17万元。这看起来似乎不少,但真的够花吗?
据东北新闻网统计,现在结一次婚,就算没有蜜月旅行也要花5.04万元;至于生小孩,只算产前到小孩6个月,就要花3.6万元;如果你想拿着这点存款去买房,就只够在三线城市买一个比厕所大点的地方。
日本储蓄率:2%
日本银行的存款利率多年来几乎为零,这使得日本人不爱把钱存在银行。据日本央行调查,2013年日本超过三成家庭没有一个镚儿的储蓄。
那日本人的钱都到哪儿去了呢?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债务最沉重的国家之一。日本的总负债额不但是每年GDP的2倍多,而且还在与日俱增。日本发行的国债,海外只占10%不到,剩下的90%都被爱国的日本人认购了。
美国储蓄率:4%
美国人不把钱存在银行,早不是什么秘密。美国人不愿意储蓄的一个原因,是比起存在银行,其他金融资产吸引力更高。
最近十年,投资美国货币市场获得的平均收益,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个百分点以上。而在金融危机之后,美国经济下滑,三分之一的家庭连过日子都很勉强,更别提存钱。
印度储蓄率:31%
印度阿三不爱把钱存在银行,目前只有不到一半人拥有储蓄账户;许多银行为了吸引民众存钱,定期利率甚至提高到接近10%。
虽然印度贫富差距大,全国四分之一的人连饭都吃不饱,可他们的银行存款并不少;这是因为存钱的多是富翁、白领、工程师等高收入人群,他们的巨额存款片面地拉高了储蓄率,造成一种民众“家有余钱”的假象。
南非储蓄率:15%
南非人生性乐观,爱及时享乐。发了工资就爱买东西,特别钟爱奢侈品。即便花光了钱,只要有固定的工作,就能轻松地从银行贷到现金。所以每个月的工资中有三分之二会用来偿还以前的债务。
2013年南非失业率上升之后,南非80%的年轻人没有工作,坐吃山空下哪里还会有钱存进银行。
结语
我国的GDP正在飞速增长,但这不能代表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。妻子、孩子、房子、车子……任意一件都可以在一夜之间掏空我们所有积蓄;而且你还不能生病,不能失业,不能出意外。
我们在乎的不是存款里有多少钱,而是哪天我们身无分文,在政府的社会保障下,也能活得像个人。
我们需要的不是存钱,是安全感。
资料来源:
搜狐财经、腾讯财经、百度百家、网易财经、维基百科等
飞碟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