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我们放弃了篮球,还是篮球放弃了我们
干裂的篮板、耷拉的篮筐、坑洼的泥场、没毛的篮球、单薄的球鞋,这一切都不影响我们儿时打篮球的热情。
自制的课程表上的体育课一栏,是用红笔划了一圈又一圈的痕迹,最期待的是体育老师宣布,本节课男生打篮球,山呼海啸。
无数次翘首期盼课间操的铃声快点响起,以最快速度跑到体育老师面前,眼巴巴的借一颗早被磨得轻飘飘的篮球,争分夺秒的投上几次篮,警惕着上课铃声随时响起。
一次次等候在球场,期盼着大人们早点离去,把仅有的场地腾出来,让我们享受自己那10%以下的命中率。远处的灯光和昏暗的月光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视野。
无论比赛级别高低,只要球场上有比赛,我们的心属于了这片球场。手拍红了、嗓子嘶哑了,却不知道自己支持那支球队,傻乎乎的盲目崇拜着球场上的英雄们。
虽然没有买眼镜的钱,可我们明白篮球场上被打破的眼镜从来不用别人赔,那怕上课的时候,手拿着残存三分之一的眼镜片看黑板,也无怨无悔。
虽然只有室外,可那时打球从来不分刮风、下雨、烈日、冰雪和高温。只要家长老师不管,我们都会出现在球场上。那里还会考虑汗水、擦伤、冻疮。
被老师罚过、被家长骂过、被同学笑过,可就是不长记性。也就奇怪了,同学中谁有一颗私人篮球,准保他的人缘是最好的。
父母老师后来也知道“篮球是我们最大的弱点”,妈妈说“考好了给你买个火车头牌的篮球”,老师说“考不好没收你的篮球”。对我们来说“你们是一样的狠”。
为数不多的体育老师能教我们一两个动作,感觉自己得到了上乘武功秘籍,以戏耍水平低的同学来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。
大学毕业前参加的所有比赛,自己的“优异表现”都历历在目。恰逢志同道合的,会如数家珍、滔滔不绝。绝口不提自己挨过的冒、惨淡的命中率。
随处可见的球场、斯伯丁的篮球、耐克的篮球鞋、护踝护腰护指护臂、牙套、运动眼镜,这些已经无法保证我们能出现在篮球场。
工作忙、没有时间是我们拒绝篮球的最好借口。看看自己QQ游戏的分值,也会感叹自己怎么会有这么长时间在和他较劲。
现在的小腹真的像极了篮球,难道爱篮球的我们用这种方式证明着“篮球附体”了?也许你会说现在胖了打不动篮球了,其实是“我们不打篮球才胖的”。
没有人再因为我们打篮球而罚我们,我们的“弱点”也不再会被别人利用。因为我们的“弱点”悄无声息的消失了。
难道我们怕数年后成为“勾手老大爷”?还是担心数年后自己也成为不了“勾手老大爷”?
当我们感叹体力大不如从前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腰酸背痛的时候,我想“不是我们放弃了篮球、而是篮球放弃了我们”。
好久没打球了,虽不喜欢篮球,但打了好久
真的啦,05年打,然后13年11月打了几场比赛,到这会儿都没打过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