毁三观的自慰研究组视频:《关于紫薇的一切》
1佚名 发布于 8年前 (2013-05-31)
毁三观的自慰研究组视频:《关于紫薇的一切》视频中采访了55名大学生,谈谈关于“自慰"的话题。最后一位奔放的姑娘,你要火啊。
佚名 发布于 8年前 (2013-05-31)
毁三观的自慰研究组视频:《关于紫薇的一切》视频中采访了55名大学生,谈谈关于“自慰"的话题。最后一位奔放的姑娘,你要火啊。
佚名 发布于 8年前 (2013-03-17)
老外说:中国人活的太压抑了,老外不免感叹:中国人,你们太压抑了,你们需要释放。压抑的中国人,不在压抑中爆发,就在压抑中死亡。中国人顾及的事情太多了:要有自我,要有爱情,亲情,物质,家庭,孩子,地位,形象等,来证明自己的价值。能不累吗?
佚名 发布于 8年前 (2013-03-04)
有感《360黑匣子》,我不推荐任何一款国内浏览器,【编者按】本文作者@吴伟,资深产品经理,曾就职于新浪,现任约瑟网络有限公司产品总监。旗下“企业问答”是一款面对创业者的问答产品。
佚名 发布于 8年前 (2013-02-14)
为什么高晓松能够「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」?简单说几条:他写过一些剧本所以研究过青楼武侠。关于科举的论点几乎全部来自钱穆(他自己也推荐过钱穆的「晚学盲言」)。他在美国多年,爱看新闻所以对美国政治有了解。从小是军迷所以学到不少军事史和地缘政治的东西。
佚名 发布于 8年前 (2013-02-11)
北京客,“北京咳”?北京的空气质量到底如何?北京咳,一个带有玩笑意味的舶来词,却充满北京人的爱与恨。这个词汇的流传史提醒北京,空气质量的健康管理已刻不容缓。
佚名 发布于 8年前 (2013-01-21)
换工作前你该拿定的10个主意,最近貌似又到了求职换职的高峰期,今天就先来说说这换工作。根据一份盖洛普调查显示:“全球仅20%员工适才适所。”这意味着多数的人都必须在反复的摸索中,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,所以大胆转职也不是件坏事。
佚名 发布于 8年前 (2013-01-07)
总有一种力量—韩寒,当我还是少年时,《南方周末》就影响我至深,他陪伴了我的整个青春岁月。后来,我写了很多文章,也编过所谓的杂志,深知了什么叫“总有一种力量,让我们泪流满面”,也深知还有一种力量,让我们无所适从。
佚名 发布于 8年前 (2012-12-16)
天涯上对北京人“户口福利”的反击,这样的争论很有意思,这让小编想到了外省女孩约辩沪籍青年被斥“上海不需外地蝗虫”的新闻。看看他对北京人“户口福利”的反驳.
佚名 发布于 8年前 (2012-12-15)
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互联网:精英与草根不管看这个BLOG的各位精英们是否承认,我们和某些人——一群数量比我们大得多的人(中国的农民工、刚毕业的大学生等等,大概3亿人),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。如果能关注那一群人,还会有很多机会。但很有可能,我们永远都走不出自己呆的洞穴。
佚名 发布于 8年前 (2012-12-13)
深度探究:鬼片与A片的共同点!竟然还有人研究这个课题!鬼片与A片的共同点!分析的很是到位啊!不过仔细想想分析的也挺有道理的...